相信有許多自認是「設計師」的設計工作者,看到自己那「高尚」的工作,被拿來跟檳榔相提並論時,未吃檳榔已吐了滿桌的檳榔汁。其實大可不必如此對檳榔有如此先入為主的觀感,可能我引述的是口香糖、雪茄、紅酒,你就不會有那麼大的反應。
檳榔跟室內設計真的有許多關係,兩者使用的材料都差不多──大部份以木本植物為材料,也用礦物;如石灰,工法也很像──手、電動工具,刀切鑽磨,目的相同;都是「商品」,也同樣是服務業,並且,許多可敬的優秀室內設計作品,也是這些口嚼檳榔的工匠所完成,雖然這些人大部份只在台灣。
檳榔一詞為檳榔的屬名Arecae由馬來西亞土名拉丁化而來,其種名catechu則是馬來語的「一種從植物中提煉出來的液汁」之意。李後主的《一斛珠》:「晚妝初過,沈檀輕注些兒個,向人微露丁香顆。一曲清歌,暫引櫻桃破。羅袖裏殘殷色可,杯深被香醪涴。鏽床斜嬌無那,爛嚼紅葺,笑向檀郎唾。」詞中的「紅葺」即為檳榔。在<中國樹木分類學>稱為「青仔」,在各種中醫的書籍中,都會述及檳榔是中藥的一味,名叫「大腹皮」,有驅蟲、健胃、去瘴癘、止痢的功效。
「賓」與「郎」皆為貴客的稱呼,更為宴會時的珍品,在中國歷史上,它跟許多風雅文士有親密的關係,如在<上林賦>稱為「仁頻」,六朝時代,史料中曾記載劉穆金盤盛檳榔宴客的典故。宋朝以檳榔賦詩的有蘇軾《題姜秀郎幾間》〈不用長愁挂月村,檳榔生子竹生孫。〉楊萬里《小泊英州》〈人人藤葉嚼檳榔,戶戶茅檐覆土床。〉
美國加州大學藥學博士鄭慧文在「英國心理學期刊」指出,精神分裂患者嚼食檳榔,有助於減輕病情。因為,檳榔含有「arecoline」成份,對人體的影響類似於神經訊息傳導物質「acetylcholine」。這種物質會讓腦部的多巴胺減少,達到類似於精神分裂症藥物之治療目的。
任何一種良藥,當它用在不是「必要」用途上,它往往是讓人陴視的。「嗎啡」是一種在醫學上很難替代的止痛藥,但當人們把它拿來「快樂」時,人們當它是毒藥。在一間氣氛閑靜、裝修雅致、音樂悠揚的餐廳當中,兩個王八對綠豆的情侶,用高級的高腳水晶杯,喝著廚房煮菜用的低價紅酒,會給人「浪漫」的感覺。
但當兩個穿著破舊工作服的工人,蹲在工地用免洗紙杯,開一瓶1965年AOC級的紅酒,舉杯大聲的高喊:「呼咑啦」!你的感覺通常是:「沒品」、「粗俗」。 室內設計工作者常患的毛病是;把自己定位為「藝術家」,並不是否認室內設計與「藝術」無關,而應該說;「美」與「藝術創作」的成份,在室內設計的領域當中,是一項重要的因子,而不是全部。但可悲的是;主觀意識太強,而對環境的關心薄弱,白話一點的說法就是,自私又怕死,所以明知道自己的權利被既得利益的建築師,吃的死死的,但屁也不敢放一聲,因為自認是「藝術家」,要保持優雅的性格,因自認「業務」太忙,不管「凡塵事」。
談到這裡,可以進入主題了。 室內設計應用在商業用途時,「室內設計」的目的是為這商業行為做包裝,應用包裝的視覺效果而達成「商品」銷售的目的。所以;設計最主要的目的,是針對此商業行為做為主要訴求,針對此訴求所需的使用機能、商品販售、顧客招攬等目的而設計,設計的任何創意表現應以此為軸心目的,同時讓裝修設計的創意形成一種附加價值,它可能是同一商業行為的新形象訴求。
完成這些應具功能的室內設計作品,不是單純的藝術創作,它應包括設計者所應用的經驗與生活常識。 在一向給人的印象,室內設計與開檳榔店,都好像並不是須要什麼高深的學問,相同的;開檳榔店有三個月就關門的,室內設計公司也有很多是一個「案子」就搞垮的。但開檳榔店關門的,頂多老闆自己虧個十萬、二十萬,自己賠錢了事。設計公司因一個大案管理不慎,小者三、五十萬,大者三、五百萬,有能力又有擔當的,自己認栽結案,更多的「豎子」,怪東怪西不怪自己,沒能力收拾殘局更加擺爛,自己的公司關了也就算了,但大部份是把自己的錯誤怪罪在所有下游廠商身上,然後害死一堆無辜。
檳榔有分類,室內設計有分類,室內設計工作者的人品更有分類,當然這裡對專業能力更有分類。檳榔的主要材料就是「菁子」,副材料為荖葉、荖花,以石灰做為調味,產品的口味好壞這三者均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。食用檳榔者都知道,檳榔簡單分為「包葉」與「菁子」兩種,事實上;應分為「紅灰」與「白灰」,應用何種灰料調味所包裝的檳榔,是食用者的基本選擇。
談論食用習慣與方式,如以檳榔的食用歷史來談論這個題目,那跟本文主題相差太遠,更不是本文主要的內容,但可肯定的是;如果不是一大堆似是而非的科學理論報導,人們根本不管什麼「紅灰」有「兒茶素」,荖花有「黃樟素」,任何科學家發布有關食品安全資訊的研究,應以尊重,但如果研究結果尚屬「推論」階段時,而其報告又足以引起大眾關切,這樣的報告應用更嚴謹的態度面對。
開檳榔店及學習包檳榔的技術都很簡單,就像只要會拿筆劃圖,就可以開設計公司一樣。小一點的檳榔店一、 二坪 面積就夠了,工作台型冰箱一部,加個洗水槽,就可以開張。但開店不是目的,重要的是如何將「商品」販賣出去,而所販賣的商品又是消費者所喜歡的口味跟品質。
包檳榔也很簡單,荖葉抹上灰,捲上菁子,就可以了,但事實並非如此。 以主材料菁子而論,產地遍佈東南亞各國,品質及口感以台灣為最優,本地的產地分布有嘉義的梅山、中埔,南投的雙冬,台東,屏東,以及台北的三峽,以嘉義的品質公認最優,產期最長約八個月,屏東的品質次之產季約四個月,這段產季轉換最可能出現供貨短缺,也是價格飇長期,常須進口泰國菁子應付市場需求。
除產地差異外,主要供食用的檳榔又有品種差異,以本地的分類標準可分為特白肉、白肉、紅肉、旱子等,依規格大小可分為;大大、大中、大、中、合、幼、外、小等。各項規格的菁子,應配合一定大小的荖葉及適當份量的灰料, 以消費者能接受的包裝方式包裝,以應付口味不一的消費者之所需。 為應付各樣消費習慣,檳榔會包裝成各項形態,而其產生又有其特定因素。
產期、產量固定時,專業的店所販賣的檳榔大致有特幼包葉、普通包葉大、中、小(白灰),特幼菁子(精緻包裝)、普通菁子、雙子星(紅灰)等。產量吃緊時除上述產品外,會出現「剖片」、「鳳尾」、「鋼盔」、「檳榔乾」等產品。因應業務推展及新口味之研發,會出現一些新品種,如「甜筒」、薑汁、巧克力、荖籐等。這些商品幾乎為所有開設檳榔店的人所清楚知道,但販售點的消費習慣、能力、階層、口味,以及店家的專業形象、服務態度、產品包裝等會影響消費者的購買還是有許多人開店三個月就關門的。
相同的道理,室內設計表面上不是非常高深的學問,但卻是一門專業的工作,就因為表面上給人不是很困難,所以讓一些稍懂皮毛的人,輕易的一頭栽進來。室內設計其所應用的專業常識,比建築有過之無不及,但並沒有營造的專業分類與分工,與建築有關的「設備」專業,在建築法中即明定需由「設備技師」負責簽證,而室內設計的規模無法相比,卻要求設計者必須具有這方面的專業知識。除開這些專業知識不談,室內設計所「設計」的對象更是複雜,設計者所須具備的知識不能只是其專業的部份,他提供給業主的資訊與專業並非如建築師那樣單純,建築師也許只要完成一件法定的建築物即可,但室內設計師卻要為其作品的「主要目的」,負有部份常識責任。
用在商業目的的室內設計行為時,它的專業常識往往比「住家」設計高出不知凡幾。住家設計的目的在於「舒適、安全」與「機能」,在此範圍內才有能力衍生其他如「設計風格」、「品味」、「氣派」。設計者的設計風格本身就是一項重要的硬體設備與招牌,設計標的主要販售商品的消費層面是一項設計考量,服務項目、服務流程、消費習慣、流行趨勢、容納等,均關係設計作品的成敗,而這裡所謂的「成敗」,並非設計作品本身的工程品質優劣與否,而是這件設計作品對其「設計」目的的整體成敗。
- Oct 17 Mon 2011 03:04
檳榔包裝與室內設計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